儲能技術可以促進更多可再生能源接入電網,然而電力市場的改革仍是一切的前提。
2016年又是中國可再生能源發(fā)展取得標志性進步的一年,但清潔電力依然面臨并網難的困境,比如,中國北部和西部地區(qū)的風力發(fā)電機往往長時間處于閑置狀態(tài)。
針對上述情況,中國政策制定者已經開始探索采用儲能技術來提升電網接納風電和太陽能發(fā)電的能力。
但要大幅度提升可再生能源在中國能源構成中的比例,中國電網的運營方式需要根本性的改革。儲能技術自身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減少棄風,確保可再生能源不被浪費,我們對此抱有疑問。
儲能技術在中國
儲能方式主要包括電池、熱儲存、抽水蓄能等,是通過在電力需求低時儲電,在電力需求高時放電的方式幫助電網更好地融合風電和太陽能發(fā)電的一種技術。儲能技術增強了電網的靈活性,保證可再生能源發(fā)電廠持續(xù)工作,避免棄風棄光棄水等現象發(fā)生。
中國已認識到儲能技術的價值,計劃快速提升其電力存儲能力。一方面,官方正在呼吁加快抽水蓄能設施的建設步伐。所謂抽水蓄能是指將水抽到高處的蓄水池中儲存,需要時再開閘放水,利用水力渦輪發(fā)電的一種蓄能方式。水電發(fā)展“十三五”規(guī)劃提出,到2020年之前將抽水蓄能裝機從2300萬千瓦提升到4000萬千瓦,而這一數字大約是美國現有抽水蓄能裝機的兩倍。
另一方面,新興儲能技術也正在得到推廣。2016年3月,中國發(fā)布《能源技術革命創(chuàng)新行動計劃(2016-2030年)》,提出深化對面向可再生能源并網、微電網、及電動汽車應用的先進儲能技術的研究。
示范項目已經在推進當中。2016年4月,大連儲能電站項目獲得國家能源局的批準,由中國電池生產商大連融科承建的這個20萬千瓦的全釩液流儲能項目將于2018年完工。屆時,該項目將使中國的并網儲能能力在目前的基礎上增長三倍。政府規(guī)劃部門希望,該系統(tǒng)可以幫助解決東北地區(qū)的棄風限電問題,并為電網提供備用能源和其他服務。
鼓勵私人投資
中國還出臺了新的試點機制,鼓勵私人資本參與儲能項目的投資。此前,儲能電池企業(yè)獲得商業(yè)成功的渠道非常少,要么開發(fā)小規(guī)模的示范項目,要么只能在偏遠地區(qū)和島上等高電價地區(qū)設點。
但2016年6月,國家能源局(NEA)宣布在棄風棄光現象最為嚴重的三北地區(qū)進行電力輔助服務補償機制試點,對儲能服務提供商提供的調峰調頻輔助服務提供資金支持。
該機制借鑒了目前燃煤電廠調峰服務所采用的有償機制。中國北方地區(qū)白天利用燃煤發(fā)電,同時向供暖管網提供暖氣。但遺憾的是,燃煤電廠并不能輕易開工或停產,夜間即便不再需要也必須保持運行。雖然火電效率更低,但被要求限電的最終還是風電場。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qū)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