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關于規(guī)劃建設保障性住房的指導意見》(國發(fā)【2023】14號文)(以下簡稱“14號文”)已逐步進入執(zhí)行落地期。這個指導性意見一經公布,馬上在房產圈引起了軒然大波,甚至有人驚呼,新一輪房改序幕由此拉開。那么這個指導性意見到底有哪些神奇之處,不妨一起來來看看。
一、制定背景。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fā)展和城鎮(zhèn)化的推進,住房問題日益凸顯,特別是城鎮(zhèn)化持續(xù)推進的歷史大背景下,住房供需矛盾日益嚴重,原先的高負債、高杠桿、高周轉的“三高模式”,雖然一定程度上帶來了社會經濟的繁榮,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一路上漲的房價已然掏空了國民的儲蓄,在經濟結構轉型,大力構建經濟內循環(huán)的當下勢必需要進行調整,也因此中央在多放考慮下出臺了此指導意見。
二、具體內容
《關于規(guī)劃建設保障性住房的指導意見》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和供給、推動建立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完善住房供應體系等。但說到底就是兩句話:“讓商品住房回歸商品屬性”和“實現‘居者有其屋’”。
什么意思?
簡單的講就是以后的房地產將變?yōu)楸U戏亢蜕唐贩侩p軌制運行,在雙軌制運行的情況下,保障房和商品房將分別滿足不同層次的住房需求。一方面,保障房可以有效解決低收入人群的基本住房問題,緩解社會住房壓力;另一方面,商品房則主要滿足改善型住房需求,推動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fā)展。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此次指導意見提出“保障房必須實施嚴格的封閉管理,禁止以任何方式違法違規(guī)將保障房變更為商品房流入市場”,也就意味著保障房完全和市場做了脫離,徹底終結了保障房滿五年可以進行市場交易的政策,也就進一步杜絕了保障住房的投資價值,有利于更好的控制保障性住房的市場價格,最終實現工薪階層低成本購入住房的目的,解決工薪階層的后顧之憂。
三、現實影響
短期內該政策可能會對已有的項目造成一定的沖擊,但是從長期來看,該政策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一是購房者選擇的機會多了。新政實施前,大家買房都是扎堆沖進房地產市場,造成房地產市場階段性、地域性供需緊張,在這樣的市場環(huán)境下很容易形成賣方市場,從而使得房屋質量不斷下降的同時房屋價格卻不斷攀升,進而增加了購房者的購房成本。
二是開發(fā)商會更關注房產品質。雙軌制后,購房者會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是購買保障性住房或者商品房,也因此讓開發(fā)商潛在的客戶出現了分流,客戶群體勢必減少,在這樣的背景下,開發(fā)商必須不斷提升房產品質,提供質優(yōu)、價廉的商品才有可能盈利,否則將逐步被市場淘汰。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qū)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