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報告表明,拆除和回收儲能系統(tǒng)的電池和電動汽車電池是一項艱巨的任務,與拆除便攜式電子產品的電池相比,需要更多的技能。
瑞典能源署委托調查而發(fā)布的一份調查報告表明,鋰離子電池的回收利用率遠遠超出許多人的想象,而中國和韓國已成為鋰電池循環(huán)經濟的新興領導者。
鋰離子電池回收率只有5%,這一個經常被引用的數據。事實上這個統(tǒng)計數據最初來自《地球之友》的研究報告,但其報告發(fā)布到現在已經有9年的時間,而多年來這個數據一直被業(yè)界多次引用,甚至被2019年4月的科學雜志《自然能源》的社論引用。
這份最新調查報告的作者是瑞典能源署聘用的英國研究咨詢機構Circular Energy Storage顧問Hans Eric Melin,該機構是英國能源與氣候變化部的下屬部門,主要負責管理電池研究基金。
這份調查報告在今年春季以瑞典語對外發(fā)布后,并以英文再次發(fā)布。Melin表示,人們對于鋰離子電池的循環(huán)利用有很多誤解和不實看法。他說,在全球目前回收的鋰離子電池中, 70%以上是中國和韓國回收利用的,其電池材料回收率很高。
回收率明顯高于經常引用的5%這個數字
Melin的報告聲稱,其報告的數據基于其調查和經驗,盡管人們普遍認為回收率明顯高于5%是不可能的,但對于那些了解世界各地電池行業(yè)和電池回收者的業(yè)界人士來說,很明顯,電池回收率遠遠超過了5%。實際上中國和韓國的許多公司都在回收利用鋰離子電池。
在全球范圍內,在分離和回收廢舊電池和陰極材料重新利用方面進行了300多項初步研究,其中70%的研究是由中國和韓國的電池生產商進行的,并發(fā)現所有的活性材料(包括金屬鋰)都可以高效回收。
然而,大多數的研究針對鈷酸鋰(LCO)電池和三元鋰(NCM)電池,對磷酸鐵鋰(LFP)電池和錳酸鋰(LMO)電池的研究很少,這意味著一些常用于固定儲能的電池類型可能尚未全面涵蓋。Melin認為,由于存在有效回收的過程,未來的研究應該更多地集中在如何將廢舊電池納入回收供應鏈上。
Melin說,“歐洲和北美地區(qū)電池回收商面臨的挑戰(zhàn)是如何獲得廢舊電池,因為亞洲市場的電池回收價格更具吸引力,這也是美國和歐洲電池的主要發(fā)展方向,但現在變得更加困難,因為許多亞洲電池回收商正在歐洲開展展業(yè)務。”
按特性細分回收的主要研究
回收率低于回收能力
這份長達57頁的調查報告中給出一些有趣的發(fā)現,并根據要求公開,其中包括:
•便攜式設備中的電池需要分類,這可能非常耗時。而用于電網的儲能系統(tǒng)和電動汽車電池的回收和利用需要更高水平的技能。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qū)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