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俄烏緊張局勢升級沖擊全球市場,同時也暴露了歐洲一直以來存在的能源安全問題。由于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和孤立政策,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受到威脅,國際能源價格大幅震蕩。歐洲在傳統(tǒng)能源上一直以來依賴于進口,其中天然氣自俄進口量約占進口總量的45%,石油自俄進口量約占進口總量的27%。在沖突持續(xù)下如何確保安全穩(wěn)定的能源和電力供應以及降低高昂的能源價格,成為當前歐洲必須考慮的問題。上周,歐盟峰會非正式會議結束并發(fā)表《歐盟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凡爾賽聲明》,聲明中強調,歐盟將減少能源方面的對外依賴,逐步減少對俄羅斯天然氣、石油和煤炭的進口。歐盟委員會此前曾表示,計劃在2030年前逐步擺脫對俄羅斯化石燃料的依賴。
能源對外依存度高,是歐洲當前面臨的一大風險。數據顯示,歐洲能源消費中占比最大的三項為原油、天然氣、煤炭,然而在這三種能源上歐洲都依賴于進口,導致其能源結構具有脆弱性。歐盟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歐洲天然氣消費量約為4800億立方米,約90%為進口。國際能源署數據顯示,歐盟從俄羅斯進口1550億立方米天然氣,占歐盟天然氣總進口量的45%左右。俄氣進入歐洲有4條主要管道線路:“北溪1號”管道經波羅的海到德國;亞馬爾—歐洲管道經白俄羅斯和波蘭到德國;烏克蘭的各條管道通往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和波蘭;土耳其管道(藍溪和土溪)連接到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和匈牙利。
受地緣政治風險影響,俄羅斯對歐洲出口能源數量持續(xù)下降。今年一季度,俄羅斯管道氣的出口量甚至只有2019年同期水平的一半左右。天然氣供給的不足,讓歐洲在今年冬天經歷了持續(xù)性的電力價格上漲。與此同時,俄羅斯對于歐洲的石油供給也在削減。俄羅斯國家石油管道運輸公司于2021年通過德魯日巴向歐洲煉油廠輸送了3590萬噸原油,相當于72萬桶/日。這比2020年的供應量下降了20%以上,比2006年設定的118萬桶/日的峰值低40%。
然而,隨著歐洲經濟的復蘇,其電力以及道路燃料等正常需求不斷增加。供需失衡推高能源價格,這是形成此次危機的直接原因。為彌補俄羅斯天然氣的空缺,歐盟委員會此前公布了應急預案,希望借由開辟多元化油氣供應渠道來降低歐洲面臨的能源風險。歐委會宣布將從美國和卡塔爾等主要液化天然氣生產國增加液化天然氣進口量。同時,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節(jié)約能源消耗,計劃節(jié)省天然氣使用量900億立方米。為了應對不斷飆漲的能源價格,歐委會還將研究包括臨時限價在內的所有可能緊急措施,以限制天然氣價格對電價的傳導效應。但由于歐洲自俄能源進口量極大,短期內想改變進口能源“卡脖子”問題幾乎是不可能的。
能源轉型期存在結構性矛盾,是造成此次歐洲能源危機的根本原因。歐洲作為全球推進碳減排的先鋒,一直以來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發(fā)展居于前列,一次能源中可再生能源占比遠高于其他國家。但戲劇性的是,目前歐洲各國的能源發(fā)展政策以及相關的碳排放限制,也對一次能源危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關鍵作用。
長期以來,歐洲的環(huán)保政策一直在抑制傳統(tǒng)能源企業(yè)的發(fā)展。歐洲碳排放交易體系(EU-ETS)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場,在世界碳交易市場中具有示范作用。受ETS監(jiān)管的行業(yè)合計排放量約占歐盟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40%,ETS涵蓋的大約10000個設施中的總允許溫室氣體排放量都有一個年度上限,由此分配至每個電廠或工廠的監(jiān)測裝置在一年內都會獲得一定數量的排放配額,排放配額可用于交易。然而,碳排放價格近年一路走高,近期已經升至60歐元/噸區(qū)間,這也使供電公司等排放主體使用天然氣或者其他一次能源的成本極速增加。
以英國為例,天然氣與電力市場辦公室設立的“能源價格帽”政策致使大量中小能源公司破產,幸存的大公司不斷被迫接手其對片客戶也致使運營成本不斷升高。亞洲金融合作協(xié)會綠色金融合作委員會執(zhí)行副主任、中國銀河(601881)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鋒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在歐盟的帶頭下,對碳排放征稅不斷提高是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未來,在綠色發(fā)展的要求下,各國在監(jiān)管政策和稅收政策上勢必會進一步收緊。在能源領域,由于新的監(jiān)管規(guī)定和不斷變化的競爭格局,擁有“不可燃碳”儲量的企業(yè)可能會陷入“擱淺資產”的困局,無法對這些資產進行有經濟效益的開發(fā)利用。在低碳轉型下,傳統(tǒng)能源運營壓力加大,綠色可再生能源成為市場追捧的明星。2015年后,歐洲不斷降低傳統(tǒng)能源在能源消耗結構中的占比,提升清潔能源的比例,但是在儲能技術發(fā)展不完全背景下,依賴自然資源的清潔能源(風能、太陽能)不穩(wěn)定性較大。2021年,歐洲風電供給較之前兩年明顯下降,也為此次能源危機埋下伏筆。
不過,盡管能源轉型帶來“陣痛”,發(fā)展綠色清潔能源仍是歐盟增強自身能源獨立性的重要舉措。歐委會表示,新的地緣政治風險和能源市場現(xiàn)實要求歐盟大力加速清潔能源轉型,并提高歐洲的能源獨立性,使其免受不可靠供應商和化石燃料供應不穩(wěn)定的影響。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說:“越快轉向可再生能源和氫氣以及更高效能源,就能越快地真正實現(xiàn)獨立并掌握自己的能源系統(tǒng)!贝送猓瑲W盟將通過提高能效、增加可再生能源和電氣化以及解決基礎設施瓶頸,加快減少家庭、建筑、工業(yè)和電力系統(tǒng)中化石燃料的使用。